在保險業的部份,2006年風平浪靜,故波克夏乃至整個保險產業獲利都頗豐富,然而,有鑒於2004、2005年的颶風災情,巴菲特認為整個產險業可能在之後會因為氣候變遷等的無法評估的因素而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中,然而,波克夏的承保原則是,只要在承保特定的風險,並收取合理的理賠金之下,波克夏願意承擔鉅額的理賠保險,但是若在保費上無法反映可能的損失風險,就算理賠金額不大,波克夏也不願承保。在2006因為災難的減少,保費只要開始降低到不合理的水準,波克夏便有減少承保的準備。也就是波克夏在保險事業上的經營與金融市場一樣:在別人恐懼時貪婪,而在別人貪婪時恐懼。

再次提到會計議題時,巴菲特講到,企業財報作的複雜難懂時通常都有鬼,看看安隆的例子便知,其一堆註腳的情況下,巴菲特在事情發生之前根本搞不懂安隆的實際財務情形。

在波克夏的製造、服務及零售業部份,巴菲特持續重申其旗下事業的平均有形資產報酬(也就是企業原本的RoE)高達25%,在低負債下(33%),由於波克夏收購時為溢價收購,在包含商譽價值後其擁有10.8%的淨值報酬。

在外匯投資部份,2006年波克夏已實現獲利為1.86億美金,巴菲特在這年年報簡短提到他對於外匯投資的想法,他在美國利率低於其他國家時,認為利差有利於持有外匯,因此開始買進外匯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並且自2004~2006獲利頗豐,然而在2005時,利差逐漸轉為負值,巴菲特認為美元可能會開始反轉,便開始脫手其外匯合約,並且在外匯部份他開始鎖定外幣計價的資產作投資(Ex:外國股票)以規避外匯的風險。看到這段令我想到在"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費雪曾經提到的一項資本市場技術,沒想到這個技術與巴菲特的策略如出一轍。並不能說是誰模仿誰,因為這份年報和費雪的書幾乎在同時期出版,兩人的投資策略雖然大相逕庭,但在外匯的想法上居然能夠如此一致,這也讓我看到兩個風格完全不同的投資大師在追求真理當中的交集。此外,由此可見巴菲特不僅僅在股票上面承繼著葛拉漢和老費雪的思想,甚至在其他許多計價的商品上(ex:債券、白銀、外匯及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只要巴菲特看到價格相對於價值的脫軌,他就會依靠他天份察覺出並且出手。

最後提到同為葛拉漢門下的Walter Schloss,巴菲特常以這位同學為例子,對於效率市場假說做抨擊,Walter Schlos遵循的原則與葛拉和非常的相似,他投資的公司約1000家,在他47年的合夥事業中,其戲劇化地超越了S&P500指數,在同期與他投資風格類似的經理人,也就是分散投資1000多家公司的基金經理,他們沒一個人的績效超越Walter Schloss。雖然巴菲特生涯後期所秉持的理念是較偏向於老費雪的集中投資於真正優秀的大型企業,我想之所以轉換成這種策略的原因在於,波克夏的規模日益龐大,必須找到夠大的大象才能對於波克夏的績效產生影響力。當然可以確定的是,如Walter Schloss和彼得林區等經理人,在其投資生涯對於其資金做了大量的分散,其依然創造出與巴菲特相似的報酬,所以分散與不分散應都能產生打敗市場的報酬,我認為他們能打敗市場的主要因素不在於是否分散投資,而在於緊抓住價格與價值偏離時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