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也許現在談論這個主題實在太早了,我的投資技巧還不夠格能夠敎人

只是最近有一些關於此的心得...

從開始我的業餘投資生涯到現在,大概已經經過了三年多左右。

很幸運的,我在績效上面還算不錯,當然這很大的原因是這三年走的是多頭,而且還是個不算小的多頭(以全世界來看的話)

嘗試自己投資台股之後,我自己連續三年的保守績效算出來略為打敗大盤。

主因應該是在2011年崩盤前我初入股市,投入的金額並不算多,所以最後才能在績效上領先。

而在投資的路途當中,有遇過幾次朋友或親戚和我詢問投資方法的狀況

首先,我經過很長的時間才說服我父母和姊姊購買台灣50、高股息、豐臺灣這三項ETF

而考量到他們的投資期限還很長,

當親戚向我詢問時,因為叔叔伯伯以前買的都是力晶等我認為危險性較高的類股

並且總是跟著新聞走,所以我建議他們買進台灣50 並且長期擁抱,當作存退休金,

這樣的考量點在於,我認為要研究投資什麼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要他們跟我ㄧ樣從唸一大堆投資相關書籍開始實在有點強人所難

所以我建議他們買進台灣50指數,雖然每年平均7~8%的投報率,但足以擊敗一半坐領高薪的經理人,且這件事情已經持續100年之久! (以美國S&P500指數來說的話是如此,未來台灣我相信機率也很大)

且台灣50沒有倒閉的問題,如果倒了變成壁紙,那台灣應該已經沉淪90%了。

而叔伯們聽了只是淡淡的回應,一點也沒有想買,在他們眼中想的只有飆股,而不是穩穩賺到比定存好幾倍的報酬水準

這是我試著教別人穩定的投資方法所遇到的第一個挫折

接下來,我同學也向我問起類似的問題,我馬上跟他說:買台灣50啊,我自己每個月就有定期定額臺灣50。 

並且向他解釋我建議買臺灣50的理由,他聽了我的建議後也欣然去開戶

沒想到,過了兩個月之後,他就要我帶他去贖回,而原因居然是他老爸要他賣掉,因為他老爸說之後美國QE要退會很慘

其實就算QE要退,股市短期會不會跌根本是個未知數,並且既然是買進ETF,其立足的點應該是在於長期投資而不是短期價差。

最後則是我姊,在兩年我開始和兩個姊姊和姊夫合資買進大陸股市的ETF,主要也是立足於長期的投資策略

然而最近一次我姊找我聊天時說: 他認為未來台股會到9000點,所以他想把之前買基金的錢賣掉 買進臺灣50 短期賺價差

我聽完就拒絕了他的提議,其時之前我已經向他提過很多次希望他將管理費嚇死人的那些基金換到臺灣50並長期投資,

然而他都還是不同意,主因是基金上面已經賠掉了20%左右,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家裡其他人買進的台灣50都有一定的報酬率後

他才開始想要買進,而我們合資買進的陸股ETF,則是因為最近的崩盤(加上折價幅度驚人)所以從賺錢到小虧

他則因為從賺到虧,而萌生退出的想法。 

其實我很納悶的是,在現今的狀況下,陸股跌的深,我覺得反而應該是買的時候,

但是很多人卻覺得陸股跌深而不敢買,看到台股漲高則想進去

當然未來是不可知的,也許大陸之後會發生金融海嘯,但不要去賭這種機率很低的事,就算可能發生,只要有長期投資的打算我相信最後也會得到一定的報酬

經過這幾次的經驗後,我覺得要教人投資其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我覺得對於想自己主動進行投資的人,

要有花時間研究的準備,這是毫無疑問的,若想主動投資打敗大盤,那一定要花時間做功課(而且方向還要對)

而對於之前只從新聞和小道消息做股票的人,我覺得最適合他們的方式,就是買進指數型基金

但要說服這些人買進,並向他們解釋原因,就要花很多時間,且他們也不一定會接受

就算接受了,也不一定有這種耐心能夠長抱(除非是真正對投資覺悟的人)

投資最大的困難似乎就是要讓自己的心智成熟,這點我現在還在持續磨練當中

不過換個角度想,也許這就會是個商機所在吧,也或許是我的溝通能力不夠好,才無法說服他們

此外因為台灣實在太多散戶買進那些貴死人的共同基金卻拿到比大盤還爛的績效

如果有人有辦法讓大部分的台灣散戶將他們的錢穩定放在指數基金(EX:勞退)

這不僅能夠改善台灣的資本市場,也能夠增加人民福祉(是真的增加好幾個百分點的報酬)

在美國有一位John Bogle完成了這個偉大的事情,

他是指數型基金的發明者,並且告訴大家長期投資指數的種種好處

現在許多的被動投資者多數都是被他所影響而開始的

就連巴菲特也經常推薦一般散戶定期買入指數型基金,並極為推崇Bogle寫的一些書籍和他本人。

而台灣什麼時候會出現這位John Bogle呢?(並且還要突破台灣重重的法規限制)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