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思慢想第三部份談到了許多的認知偏誤,這一個章節講的是最有名的一個心理學現象之一 - 過度自信(Over confidence),首先提到了在美國的新創企業平均能夠存活5年以上的只有34%,但問每個創業家他們認為他們的企業能否存活超過五年,卻有將近81%的人給了肯定的答案,許多認知偏誤都可以由統計數據和人們的反饋中的差距得到驗證。所以作者認為在判斷一件事情時最好要以ㄧ個統計的Base rate為基礎去判斷,才不會流於認知偏誤的陷阱。 

前面文章有講到過巴菲特常在股東年報提到公司管理層在作併購決定時瘋狂追逐併購對象,漫天喊價,完全忽視了股東權益,而在玩一種誰能擴張比較大的遊戲,結果就是每投資一塊錢獲得的市場價值不到1元。而這裡同樣提到了相同的現象,作者將其歸咎於CEO的過度自信。 並且講到,下錯誤併購決策的執行長通常皆擁有很多的公司股份,他們在下併購決定時,通常並不是因為他們覺得那不是他們的錢而胡亂擴張併購,而是在他們擁有公司大量股份的情況下冒著如此巨大的風險。主因是什麼呢? 過度自信。尤其在許多穿梭在媒體的CEO,那些superstar在出名後,更容易犯類似的錯誤。其中有一些經濟學家統計出來,他們發現那些得到傑出CEO獎項的人,在曝光後公司股價和營運的表現都會劣於市場。同時,CEO的獎金隨著媒體曝光出名之後越來越多,他們會花更多時間在公司外的事務(如出書、演講),而非專注於公司內的事情。這讓我想到The Outsiders CEO這本書裡面列舉的傳奇人物每個都是低調的人,他們在媒體上不有名,但每個人都創造了不亞於波克夏的長期年化績效,為股東帶來了豐厚報酬。與之對比的,就是Lee Iacocca了,這位典型的Chrysler明星經理人,將Chrysler從瀕臨死亡拯救到起死回生後,一度要去選總統還出書並且上電視上雜誌,他的天才管理能力不用多說,但就在他分心做些其它差事的時候,Chrysler的股價落後了S&P500 31%。這是從A到A+的例子,Collins把Iacocca列為第四級經理人,比他心目中最好的第五級經理人少一級。另外台灣的公司讓我想到的例子是鴻海集團的郭台銘。郭台銘的管理功力不用多說,在如此競爭的行業可以長期成長超過市場報酬,然而2006-2007年郭台銘流連在雙玲之間,並且持續占據娛樂版面,拉出來這兩年的鴻海股價,在股市末升段台股漲了30%,鴻海卻下跌了4%,落後大盤34%,與A到A+提到的Chrysler例子如出一轍。對鴻海股東很慶幸的一點是郭董再婚後就把重心轉回公司經營去了。當然由此也可以大概知道鴻海若沒有郭台銘會怎麼樣了。

回到主題,過度自信也可以延伸到許多公司,在進行擴張時過度樂觀,經理人過度將目標集中在公司具備的優秀行銷和技術能力,卻沒考慮到競爭情形,因為認知偏誤的結果,經理人只會聚焦在公司內部的計畫和行銷活動以及資金的調度,卻忽視了整體產業的競爭情形,經理人不知道競爭對手的境況故在判斷時忽視了這項因素,System 1掌控了判斷的程序,而使得判斷的結果忽視了競爭這項因素。當然所造成的結果就是過度競爭。結果是價格殺的血流成河,每家在此產業的企業都只能虧損經營。經濟學家Dan Lovalla對此有講過一句很經典的話,"過度競爭對經濟是好的,卻傷了投資那些公司股東的荷包",這讓我想到台灣的太陽能、面版、DRAM產業,這些產業過度競爭的結果是消費者有便宜的DRAM、液晶電視可買,但投資這些產業公司的股東就泣不成聲了。

最後作者舉了一個過渡自信的明顯例子,那就是請許多大公司的CFO預估未來的S&P500指數的漲跌幅,一如預期,結果都錯的離譜,問那些CFO對於預測的把握度如何,每位CFO都信誓旦旦認為至少有九成把握度,結果只有30%的準確率。過度自信這件事本身對社會是有益的,因為那些創業者過度自信,所以那30%會成功的人遇到挫折會努力堅持下去,如果每個人都很理性,沒有過度自信,那1%會創造偉大企業的那些創業家就不會早上爬起床工作了。此外社會壓力也認同展現出過度自信的專家,如果一個分析師對於後市看法說"我不知道"(這不就是巴菲特常說的嗎?),那就再也不會有人找他上電視了。以及若一個醫生對於病人的病況說他不確定是什麼病,也會因此而被認為是沒有能力的庸醫。但事實上醫生對於病人病況的判斷準確率只有60%,有40%的病人在死亡解剖後研判的死因和生前醫生認定的疾病原因有出入。整本快思慢想的上半部主要探討的認知偏誤,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金融分析師對於後市判斷的不準確和醫生對於病情的判斷失誤這兩項。也就是說這兩類專業並沒有一般民眾認知的那麼的準確,實際上,他們常常犯錯,但是社會卻無法容忍他們對於事情的判斷說"不知道",因為他們被認定為"專家",專家理當是要很有把握的以其知識做判斷,但很顯然這兩類專家的能力有其極限,其不可能有100%的正確率,有時所謂的"專家"知道的事情遠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少,這點一直都適用於股票分析師上面,但社會的整體壓力卻是對於其中展現過度自信這項認知偏誤的專家給予高度的信任,不允許這些專家對於事情的判斷有模糊地帶,因而許多判斷的失誤便都是由此而來,像是公司個人做出錯誤的投資決策以及病人被誤判的病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