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年給股東信的附錄巴菲特第一次提到了業主盈餘。 巴菲特曾經提過很多次,他認為看波克夏旗下的公司應該看併購前"未經" GAAP調整的數字。這年的附錄就以Scott Fetzer這家前一年被併購的公司為例子,很明顯的併購後被強加在資產負債表的淨值(purchasing premium)讓每年所顯示的盈餘數字失真。比實際公司賺的錢還低估很多。在這個經典案例的討論中,巴菲特引出了業主盈餘(owners earning)的定義: 公司的(1) 帳面盈餘 + (2)折舊 - (3)公司實際每年的資本支出。

業主盈餘的估計過程中(3)的估值最關鍵,實際上也不可能完全估計準確。在證券分析的下半冊當中講到資產負債表的地方,葛拉漢提出了一個開創性的概念,告訴投資人財報只是一個通用的表面"數字",數字背後的意義才是證券分析師應該去探討的。其中折舊部分。如果一家企業每年提列的折舊數字跟他資本支出的數字相比差距甚大,如果折舊高很多,代表企業實際的盈餘將比帳面盈餘多。反則較少。 葛拉漢在1934年的證券分析提出這一個概念。巴菲特在50年後以業主盈餘的角度向他的股東解釋相同的概念。如果一家公司(3)遠超過(2),便是如證券分析提到的折舊遠低於資本支出的公司,這類公司必須每年有更多的資本支出維持競爭力的話,那GAAP帳面上的盈餘數字將是高估的。 反之,則是低估的。巴菲特在這年舉了石油公司的例子,石油公司主要的費用就是(2)折舊,而這些公司又必須持續以大於折舊的速度大量資本支出,否則就會被競爭掉,所以幾乎所有石油公司的資本支出都是遠大於折舊的,他們的帳面盈餘相較實際的業主盈餘高估了。

再舉兩個在台股市場的極端案例,F-再生和匯僑。 F-再生這家公司自在台灣上市之後,持續的擴廠,可以看到這家公司的資本支出逐年上升,折舊費用也逐年上升,折舊上升的同時公司又持續擴產,這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 如果一家公司能夠成長,如此做並沒有什麼問題,像是See's Candies每年的資本支出也比折舊高出100萬美金,但其擁有的是驚人的成長率。 而當再生的營業額無法成長的時候,這家公司註定要被上升的折舊費用壓垮,並且現在帳上的折舊費用並非實際的數字,因為公司每年的資本支出更加龐大,這類支出的折舊費用遠比現在帳面的還多更多,若沒營收成長將壓垮再生的盈餘。

另一個例子就是匯僑了。幾十年前匯僑花了幾十億建了幾個儲油槽,這些儲油槽分好幾十年折舊,現在已經剩幾年的折舊數字,而實際上匯僑這幾十年來除了維修費用不再作資本支出,所以這類公司的帳面盈餘相較業主盈餘是被低估的,而且低估了10幾年,這種公司該給的本益比應該要更高。 目前公司的儲油槽到期要還給碼頭,目前在(3)的計算上的重點就在於買回的價格是多少。巴菲特提到,EBITDA和現金流量這類計算是荒謬的,它們把折舊費用加回去,但對多數製造業來說這是實實在在的資本支出,這種計算只對部分不動產行業和一開始有資本巨大支出而之後僅支出很小的企業適用,我想匯僑完完全全符合後者所提。 除這兩類外,多數企業都是有資本支出,理當要有折舊。 

評論: 自由現金流量或盈再率都是量化(3)的指標,這些指標有他們的用處,但無法完全準確預估(3)的多寡,真正要明白一企業為了維持競爭力應每年資本支出多少,除了看其長期的狀況外,加上對產業的狀況有基本的認識,才能夠得出個人的主觀判定,包括公司是否需龐大資本支出維持競爭力等等。判定出業主盈餘後,就能夠判定出一企業的內在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