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farnamstreetblog.com/mental-models/

偶然逛到一個網站整理了113種不同的Mental Model,大多數的Model在Seeking Wisdom這本書裡面都有詳加解釋,這些Model的用處在於使人意識到人類天生有的認知偏誤並且避免犯錯,裡面許多的認知偏誤甚至是一個人很自然自以為的思考邏輯,但是卻是錯的,要解釋來源可能要回溯到過去原始時期人類為了生存而演化出的種種思考捷徑,而這類"捷徑"就會讓現代人在現代的社會當中犯錯。

以下逐篇文章我希望能總結這些Mental Models,我從中獲得的一些啟發。我所思考的內容,其中可能仍有認知偏誤的存在,畢竟這個世界是不確定的,我們必須不斷的去挑戰自己,因為自己有時候是最好騙的。

蒙格在1990年的演講當中提到,

你無法只記得片面的事實就了解這個世界所有面向,如果沒辦法將不同的事實以晶格的形式組合,你就沒辦法有效善用那些事實。

你需要在你的腦袋裡形成不同的model,並且就你的經驗所及在其晶格中排列,你大概會注意到一些學生只會死背內容,那些人不會有所成就,你要的是將經驗加在那個充滿不同model的晶格中並加以運用

甚麼是model? 第一項原則是你的腦袋要有很多不同的model,因為如果你的腦袋只有一到兩種model的話,你會將整個世界扭曲以使其符合那些model(個人注:如此便極其危險),或者你會以為那些事情符合了你腦袋中有限的model。

不同的model需要來自於不同的學科,因為整個世界的智慧不會僅僅侷限在一個科目,所以你必須要有來自不同學科的不同model在腦海中的晶格裡。

你可能會說: 天啊,這也太難了,但幸運的是,這並不那麼難,因為其中的80-90個model就涵蓋了90%的重點讓你成為世界少有的智者,其中幾個model更是扮演相對重要的腳色。

-----------------------------------------------------------------------

 這不是個自然的思考方式,如果沒有正確的訓練,大部分的人都會走向錯誤的方式。多數人偏好如下方式解決問題,他們會問:我現在有哪些idea我很喜歡並且很理解? 我要怎麼將這個idea用在現在的環境時空下? 這在心理學叫做"Availability Heuristics"。

"一個人如果只有一把槌子,那他會把所有東西都看成是釘子" 如此狹窄的思考對我們人類的天性來說很自然,卻會使我們犯下許多misjudgement。你甚至可能每天都犯下了類似的錯誤而不自知。

評論: "上述這些段落讓我想到了近期許多人對於股市的悲觀或者持續在猜高點的行為。我想多數時候我們並無法知道股市未來會怎麼走,而創新高的股市在過去是持續在發生的,以創新高或者破萬點等等的理由而看空股市非常危險,也許Howard Marks近期所提到的我們應該變得更謹慎是對的,但是對現在的股市妄下泡沫的結論卻肯定是錯誤的,尤其是所謂泡沫的理由僅僅是股市創新高或者突破整數關卡。泡沫的定義就在於多數人看不出,所以它是泡沫,如一人有把握他能有看出泡沫的洞見,那應該至少表現在他的過去紀錄或者他提出的理由上。"

Ben Graham將此概念解釋得非常清楚,他說: 你可能會在一個好的idea上遇到比爛的idea更多的麻煩,因為你忘記了好的idea仍然有其極限。

評論: "所謂的好的idea是什麼,我過去曾經遇到一群在台灣套利的優秀人士,他們在台灣南部就三個人,在投資上似乎整個群體的表現總是輸給僅僅兩三個人,看看那些大的投資機構的績效甚至輸給單純的指數型基金,但人們卻持續迷信的去看大機構的報告。可能是因為群體似乎不會思考或者思考會變得薄弱,也許投資是少數分工無法帶來更好的績效的領域,巴菲特從來不會管波克夏的兩位投資接班人Combs和Weschler,Weschler對GM情有獨鍾,縱使巴菲特和蒙格不認同,他們亦不會干涉,這就是優秀的群體的管理方式,也可能才是最適合在投資上分工的方式 - 讓每個優秀的人自由發揮。

再來繼續談到這群套利人士,他們對於套利併購案有幾個篩選法則,在至少大股東都同意後以及政府機關通過後才介入,如此則形成了所謂無風險的套利機會,這與早期巴菲特的套利方式非常相似,而且他們是在台灣實行的人。過去台灣的套利機會非常多,他們因此而累積了上億的資產,之後越來越多人在關注套利這項領域之後,其年化報酬自過去動輒20%降到10%再降到與6-8%,這些人仍然使用這些套利法則賺錢,不同的是他們開了槓桿...在華亞科一案他們開始3-4倍的槓桿,最初他們認為這項併購案接近99%成案率,事實上最後也成案了,但就因為其中的小插曲,讓華亞科瞬間連三天跌停,就算他們知道跌停之後會反彈以及之後仍有成就的機會,他們也因為過度槓桿而無法持續持有被斷頭,過去好幾年累積的龐大財富近半便付之一炬。這就是過度使用一個idea的最大教訓。過去LTCM的破產亦是如此。所有使用槓桿的人在起初他們只用在無風險的投資組合上,直到這些無風險的投資不存在後,他們轉而投入99%的機會,直到1%的low probability發生後,便產生災難。這就是過度使用一項idea的危險所在。"

1. Inversion

亦即反向思考(Backward-Thinking),通常去考慮你該避免甚麼而非你想獲得甚麼。如蒙格所講:告訴我之後我將在哪裡死掉,我便永遠都不會過去。

避免愚蠢比追尋卓越還簡單的多

雖然正向思考和反向思考都需要一些行動,但你可把他簡單分為兩類,前者為加項(Additive),後者為減項(Subtractive)。儘管我們各自有不同的目的,正向思考並行動會增加犯錯的機會產生傷害,反向思考則是思考甚麼不能做以及最差會是如何,可以避免傷害。反向思考並無法一勞永逸,但他會使你避免掉麻煩,這就像是一個避免愚蠢的篩選器,他並不性感但是他是個很簡單就可以避免錯誤的方式。

在做一件事情前,去思考做這件事可能會產生甚麼負面影響,時常思考在投資上要怎麼做會讓我虧損,簡單列出幾項: 1、自以為是、過於自大自滿 2、不承認錯誤 3、太過主觀思考 4、每天看盤被股價波動影響心情 5、在意旁人對我的意見而無法獨立思考

所以要在投資上避免錯誤,至少要做到1、勿驕矜自滿,短期的好績效可能來自於運氣(平均回歸),長期才能見真章,2、將錯誤公諸於眾以避免下次再犯 3、試著對每次買進的內容思考其可能因何而產生錯誤? 最差的狀況會是如此,到那個時候你仍有優勢嗎? 4、勿每天看盤,只在意公司的內在價值並且持續以擴大自己對商業的能力圈以及成為更理性的人為目標。 5、我的意見不會因為別人都贊同而是對的,時常可能正好相反,真正優秀的機會是多數人都不同意且尚未看到的機會,我的意見也不會因為每個人都反對就是對的,我的意見對的原因是我的邏輯推理正確,加上足夠的安全邊際買的便宜使得就算環境負面時也能達到相對虧損少或沒虧損的狀況

2 Falsification/Confirmation Bias

多數人選擇他們想看的內容去相信一件事情,這叫做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這是每個人腦袋深植的習慣,因為這樣做能讓原始人類省掉很多能量,也就是選擇相信長久流傳下來的傳統而非去違反它,但是科學上的假設、盲測則是致力於去挑戰過去的理論,去反確認偏誤操作,因此科學能持續不斷地進步。

現代科學的基礎建立在其是否可以證誤,一件無法證誤的事情便是偽科學,像是占星術便是如此。我們無法證明占星術是真或假,因為其錯誤的可能情況並沒有被描述出來。

卡爾波普(Karl Popper)說道,科學思考的本質在於我們永遠無法對任何事情確定,唯一去測試一項理論的適用性的方式便是去證誤(Falsification)它,但是我們人性並不習慣於證誤這件事情。

評論: 就算在科學界,也依然會被Confirmation Bias給限制思考,如快思慢想所提到之Theory-blinded effect,人們幾十年都未曾懷疑白努力所提之utility theory之適用性,並且就算看到其中的不符卻又修改去使其與utility theory相符,直到Daniel Kahnmann發現問題並提出Prospect Theory為止。 如果有人相信某種想法並且攻訐其他與其相斥的意見,那此人便是被意識形態洗腦了,政治便是一項容易產生意識形態的領域,這裡面的內容並不被允許證誤,隨時小心自己是否產生了所謂的意識形態,真正理性的科學思考者應是持續對自己所相信的一切嘗試去證誤,而非一直去找證據支持自己的論點而產生confirmation bias。

巴菲特說: 人類最擅長的就是一直不斷對新的資訊做解釋以使其符合他們之前的結論。

評論: 看看對大盤看多/空的言論,就能看到如此的狀況,就如蒙格講的,人類的許多不理性行為會讓你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幽默,同樣的一件事情看多的人和看空的人都可以把他當作有利於其論點的證據。看多的人只會找樂觀的內容去看,看空者則相反,你很難找到有個人原來看多/看空,因為分析過更新的資訊後逆轉為看空/看多,因為他們渴望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便會一直堅持下去。 不要去看這類沒有意義並且被不理性蒙蔽的判斷,其對思考沒有任何幫助。

The Web of Belief書上提到: 渴求判斷正確和渴求已經正確是兩種不同的渴望,前者渴望正確的真理,是務實且正確的,後者則是個人的驕傲,他阻擋了我們看到自己錯誤的視線,並且阻止我們知識的進步。

為何我們會有Confirmation Bias? 在演化上很好解釋,理性評估不同的資訊和證據要花費更多心力和能量,從原始時代演化而來的腦袋自然而然會走捷徑,如此便可縮短做決定的時間以提升存活率,尤其在面對壓力的時候。如多數演化科學家所提,我們的腦袋不適合處理現代世界。在過去人類長久的歷史上,人們一生只遇到非常非常少的資訊,但他們仍必須做出決定以使自己存活下來,但現在不一樣了,我們每天被不同資訊轟炸,並且須作好幾個不同的決定。為了避免被塞爆,每個人的腦袋便會走捷徑。 

評論: 此亦是股市沒效率之根本原因,多數人不願去思考可得之資訊,只願take short cuts。

確認偏誤會障蔽我們的判斷,使我們對資訊下出偏頗的判斷,光是知道確認偏誤的存在便可改變我們的世界觀以及我們看事情的觀點。Lewis Carroll曾說過: We are what we believe we are,但事實上似乎是the world is also what we believe it to be。

評論: 看到這段讓我想到索羅斯的反射理論,事實上反射理論不就來自於確認偏誤嗎? 人們相信一件事能推升其股價,相繼買入,而股價的上揚又確認了其過去的偏見,比特幣便是如此,然所有的反射效應都不免有膨脹、破裂(Boom bust)的循環,這就是泡沫形成的過程。

確認偏誤也與我們個人的記憶有所連結,如我們通常會傾向回憶支持我們想法的證據,人類的天性並沒有傾向去證誤一件想法,而是傾向去找證據支持(Confitmation bias),而如此僅會使得人類更容易犯錯。

Leo Tolstoy說:  最難的一個科目可以解釋給學習最慢的人聽,使其慢慢領悟,只要他心中無定見。但是一項最簡單的事情無法解釋給一個最聰明的人,如果這個聰明人心中已有定見。

評論: 我想到之看過一本書提到過,每個人的學習時間可能不同,但達到理解的狀況應是相同的,所以所謂的資優生只是學習的速率比一般人快而已,舉個例一個高三的本科生和跳級生程度是一樣的,只是跳級生學習的速度比較快所以他跳級了,依照他的成長率來看如果他一輩子都在跳級那會很可怕且厲害,但多數人是這樣嗎? 許多人就算是第一志願資優班出來的人在出社會後都停止學習了。我想真正有成就的人不會是過去學習速率快的人,這只是他的一個正向因子,真正實行終身學習的人才能不斷成長不斷進化以達到更高的成就。所以所謂的"高手"一詞似乎也是多餘的,高手僅代表那個人他現在知道的內容比一般人多,但是他能不能持續學習才是重點,任何一個停止學習的高手最終都會回歸平凡。 而回到主題,人類的認知偏誤會使許多聰明人無法接受新觀念,就算他之前學習的速度再快,都有極限,其成就肯定不如一個理性而不斷突破自我接受新觀念的平凡人。所以用IQ或者學歷去評斷一個人是膚淺的,真正的重點在於此人能否長久持續的複利學習下去,再聰明的人停止接受新觀念困在確認偏誤下其終究會被平凡理性的人超越。

在一個好的科學實驗中,研究員應該要去證誤其假想,而非去證實。許多科學實驗卻錯了,其不斷的實驗直到結果符合其猜想,此同樣也出現在科學界的peer review上,審查者傾向給予證明其觀點的內容正向意見。如此的狀況都會浪費更多寶貴的資源,用在無意義偏見確認上,但整體進展狀況卻還是原地踏步。

結論: 時常問自己下列幾項問題以避免確認偏誤的影響

1. 哪些內容是我自然而然就會同意的事情?

2. 哪些內容是我會忽視和跳過的,並且自己當下並未意識到?

3. 我對於自己同意/不同意的觀點的反應如何?

4. 去看每項資訊時去思考這項資訊是否有驗證我已經有的想法? 為什麼? 如果我去思考這項想法的反面會是如何? 此項資訊又告訴了我甚麼?

評論: Ken Fisher的暢銷書投資最重要的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便與此相同,從別人和自己的確認偏誤當中找機會。並且去論證其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原因為何,以及無時無刻都要小心被自己的腦袋欺騙。

意識到確認偏誤並不容易,但藉由訓練,仍然可以做到。你要做的是去找反證的證據,也就是嘗試去證誤而非證對一項想法 。

Rebecca Goldstein曾說:

所有的真理,就算是那些經過一再的挑戰變的似乎是確認而不會更改的真理,都是製造出來的。完全客觀上正確的概念之存在是社會創造的迷思。我們的想法並非包裹在真理之下,而是真理包裹在我們的想法之中,我們的想法會在我們不知情的狀況下影響我們所認為的真理使其偏離真正的真理。

評論: 索羅斯曾說過,在資本市場當每個人都認為一項概念是完全正確的完全不會變時,那便是最危險的時刻。因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是有限的,人們的確認偏誤會形成對事情的錯誤認知使其評價與事實有所差距漸漸形成所謂的泡沫或者過低的估值,直到太過於誇張而破滅或者被發掘出來。

3. Core of Competence

由巴菲特和蒙格所介紹之Mental Model,每個人都有其所知的能力圈,他們在能力圈內真正知道的內容和特性,而若出了這個能力圈便會產生許多問題,某些重要資訊可能被我們忽略掉,我們甚至沒辦法意識到自身對於這些超出能力圈的內容並不理解這件事,因此,在做決定時,定義清楚自己能力圈非常重要,而且是要非常保守且確認的能力圈,超出此範圍便是落到了未知的領域。

巴菲特說: 我們不需要知道太多不同領域的事情使自己能投資,更重要的事是誠實的定義自己的能力圈,並且只在這個能力圈之內做決定。我們的能力圈可以被擴大,但一定是隨著時間慢慢擴大。通常錯誤的產生都來自於做了能力圈之外的決定。

巴菲特舉了B太太為例子,收購NFM時巴菲特無法給她2億元的BRK股票,因為B太太他不瞭解股票,他了解現金、家具和房地產。所以他只接受巴菲特拿兩億美金買下他的家具行。她會在價格對時買5000張桌子和20個不同的地毯,但她不會買100股價格0.5塊錢的GM (當時的GM股價遠高於此),因為她不懂股票

評論: 重押與否的依據我相信最重要的重點來自於這項企業價值的判斷是否在你的能力圈內,如果是,且相信買的價格是合理的,重押並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如果在判斷自己對其中業務知之甚少或者僅理解片面要怎麼辦? 買的夠便宜並且夠分散,便宜的基準在於相對財報給予的盈餘能力資訊、資產資訊等等,雖然其肯定不準確,但當股價低到產生足夠的安全邊際時,且機會多到可以well diversified時,便會產生機會。回顧過去甚至直到最近我犯的錯誤似乎都在於對於某些自己並不那麼瞭解以及僅確認相對便宜的標的分配太多資金所致,尤其在其他機會成本一樣誘人或者更誘人的情形下,像是我便仍分配過多資金在台股,並非因為我對台灣的公司認識更深,故對我來說,過度分配在台股便是一項錯誤,就算其是低於清算價亦是如此,因我並沒有對台股投資的公司有更深刻的了解,其也沒有比香港韓國日本更加便宜,那過度分配便是在機會成本觀點下的一項錯誤。而若我今天能對一公司業務和展望相對確定,分配更多的資金和重押則不會有任何問題,前提是其必須要在我的能力圈當中,自己的能力圈必須被定義清楚。

B太太並不會因為沒買到0.5元的GM而受傷,她全心全力投入她懂的領域,因此她能夠獲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這裡有個簡單的方式,如果你想增加你的人生和事業成功的機會,定義清楚你的能力圈半徑並且不要超出這個界限,與時俱進地逐漸擴大此能力圈,但千萬不要騙自己,並且永遠不要怕講"我不懂"。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