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說如果在2001年開始100萬美金的事業,他可能會100%都拿去買韓國股票。
蒙格說也許不會到100%,但總之便是以機會成本的觀點去分配資金,像韓國這樣的機會則會分配很多資金。
我自己思考了一下如果是我,我會怎麼作? 我會把50%的資金放到香港,另外50%則在韓國買他的優先股和低估的公司。可能這個比率不會這麼剛好,會看市況和其成交量(買不買的到),但大約就會是這個比率。
前幾個月我偶然在valuewalk看到李彔在2013年推薦韓國優先股,其提到韓國的優先股相對原股折價約50-60%,深入去看之後發現這根本是跳樓大拍賣的價格。
而這篇文章居然寫在2013年.... ,然後2015年的現在仍然折價在30-50%之譜,可以想見韓國的市場先生情緒很有問題。
舉韓國知名企業LG Corp.為例,LG corp是個綜合型的企業,在韓國很多不同的產業裡面居龍頭地位,下圖截自維基百科可以說明LG集團的持股狀況
所以LG旗下就有 LG Chemical, LG Electronics, LG HH, LG Hausys等在韓國市占率很高的企業。其中LG HH是韓國彩妝企業的市佔第一,又其獨家販賣可口可樂
在對LG這家公司的分析,其PB=0.8,我打算以sum of the parts去計算其價值。也由於其旗下事業多是韓國上市企業,其市值是可以得到的,當然這個市值是市場先生給予其的定價。
以下是LG旗下事業
Holdings |
||
Name |
% |
Valuation |
LG Chem Ltd (051910) |
33.50% |
4,786,597,193 USD |
LG Household & Health Care (051900) |
34.00% |
3,809,228,745 USD |
LG Electronics Inc. (066570) |
33.70% |
2,301,526,027 USD |
LG Uplus Corp (032640) |
36.00% |
1,622,936,996 USD |
LG Life Sciences, Ltd (068870) |
30.40% |
274,191,732 USD |
LG HAUSYS, LTD. (108670) |
33.50% |
248,837,158 USD |
Silicon Works Co Ltd (108320) |
33.10% |
125,784,599 USD |
LS Industrial Systems Co Ltd (010120) |
2.30% |
23,613,753 USD |
LG Corp (003550) |
0.05% |
5,024,484 USD |
LG Corp Pfd Shs Non-Voting |
0.21% |
234,489 USD |
市值粗估130 -140億美金左右,假如打八折算100億美金,大概值11.68兆韓圜,換算每股約67687韓圜。而LG的最新期年報顯示其總負債為4.8兆,稍高於其淨流動資產。如果兩者相抵消,現在買LG的股份約以八折認購其旗下公司,再加上LG本身的本業化工企業穩定有每年3500億韓圜的盈餘,約2000/股。
然而LG企業又有發行優先股,其權益與普通股相同,但韓國市場先生很奇怪的居然將企業的優先股相對普通股折價約30-50%。而LG的優先股相對普通股折價32%。也就是實際上對於買其優先股的股東來說,其以將近55折認購LG旗下的事業,每年還有約2000/股的盈餘能力。可說是每天都在跳樓大拍賣,但是卻沒有人買。
再來看看韓國市場先生對LG旗下事業的估價,看其前三大公司,我認為市場給予的價格保守看起來相對公道,不會是高估。而如果以平均打五折的價格買入這些企業再送一個LG化工的本業,那真的會是個bargain。
ROE 5yr avg |
PE |
PB |
|
LG Chem |
11% |
15 |
1.37 |
LG HH |
28% |
27 |
6.18 |
LG HAUSYS |
8% |
11 |
1.1 |
LG Electroncs |
1% |
23 |
0.76 |
總結: 韓國優先股的大幅度折價很像是當初我在台灣看到的恒中國恒香港的大幅度折價,差別在於韓國一堆公司有發行優先股,故吸引全球優秀的價值投資者進駐,而台灣的兩個ETF是沒人理的棄嬰,當然這也帶給了買入後的人很大的優勢。兩者就算規模有差,有一件事卻是一樣的,那就是非常差的流動性。所以投入的人除非秉持著長期觀點和耐心,否則大多數的人都是避之唯恐不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