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本閱讀完感覺很有收穫的書在此記述,

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第一本是智慧型股票投資人,葛拉漢的書每次讀都讓我有更多的收穫,尤其是原文版更是如此。在投資的工作做了兩年後,我很像是跑了一大圈,花盡心力,嘗試一切,試圖滿足旁人、老闆對我的期許,但最後我卻發現我回到了原點,原來那個剛閱讀完證券分析受到啟發的我,葛拉漢的智慧是從他一生的經歷當中總結出來的,在我最近看完另一本書叫做"投資前最重要的事"後,我發現我犯了許多書裡提到的投資人偏誤(主要肇因於心理偏見),而若一開始就堅守在葛拉漢告訴我的原則上的話,我根本不可能跟那些錯誤沾上邊。

超級金錢書中提到,葛拉漢被Go-go year年代貪婪的績效基金經理人諷刺老套,然如此老套以及古怪,似乎過於簡單的原則,背後卻是經歷好幾次循環得出。葛拉漢那時想找巴菲特和超級金錢的作者幫忙修訂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以對應時代的演變,巴菲特和作者說,他根本不想參與修訂,"因為班的書已經夠好了,根本沒有甚麼需要修改的。"  凝聚一人窮盡一生的智慧的兩本書,證券分析和智慧型股票投資人,兩本也許比在任何檯面上的投資機構工作好幾年都要有價值,這兩本書是被市場嚴重低估的兩本書,在1970年代是如此,經過50年後的今天亦是如此。

Living within Limits

一本探討人口論的書,過去我曾經將馬爾薩斯當作低估人類科學能力和進步的例子,其中的人口論似乎完全忽略了科技的進步會解決人口的上升之問題,但這本書實質上部分顛覆了我的觀點,作者博學多聞,引用非常多經典書籍的內容,包括達爾文、凱因斯等。其最有名的在於提出公有地悲劇(Tragedy of Commons)這一現象,實際上此亦證明了共產制度最終必定瓦解的事實,而書中許多的論點我無法以簡短幾句總結,但其令我開始思考到,指數型基金的依歸,也就是長期來說每年9-11%的指數報酬率是否能夠一直持續下去? 換句話說,人類的生產力能夠一直不斷的提升下去直到永遠嗎? 人類的人口能夠一直不斷的複利指數成長直到永遠嗎? 地球的資源是有限的,任何有基本物理感覺的人都知道不可能,但會持續到何時呢? 經濟學家不敢去正視這件事實,每年都期待GDP、整體經濟、生產的增長,卻不去思考這樣的成長早晚會結束的事實若到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就算還有500年、1000年的成長,人類最終仍須面對資源耗竭、而人口仍持續增長的事實,科技的進步似乎最終的最終也無法阻止這一切。

看看現在人們僅因恐懼明年"成長趨緩"或者"衰退",而使市場價格大幅波動便會覺得可笑,因為最終成長結束只是時間問題,地球只有一個,而其資源是有限的。人總是短視而無法長期思考(Think Long Term),這本書可說以非常廣且縝密的論證去帶領讀者關注人口議題、生態環保議題和經濟議題。

金錢遊戲 & 超級金錢

此兩本描述1960-70年代Go-go year裡華爾街故事,那個年代"績效基金"橫行,每個人都在追逐成長股,而隨後的崩盤也讓他們付出代價,我在今年似乎在台灣似乎看到了一個小型的go-go year在台灣爆發,年中的時候,績效最好的國內基金都是買滿10%的股份在被動元件類股,在這件事情上就如當時的績效基金在追逐成長股一樣,這些基金違背了分散原則,並非因為他們比較懂這個產業或者這個產業比較有競爭力,而是因為這產業的股價漲的最快,伴隨的也許十年一遇的缺貨浪潮。而這就是資本市場,貪婪的人永遠也不嫌少,每個人貪婪的人在最後都會被懲罰。書中ㄧ句話講的特別好: 如果你不夠了解自己,市場會用昂貴的代價讓你做到。

超級金錢一書則訪談了葛拉漢、巴菲特和Schloss,可說是那個年代少數的清流。作者在書中引用很多凱因斯的話,都非常發人深省,也讓我好奇去查了凱因斯的過去,而書的最終提到了美國的世代隔閡問題,其中帶了些哲學思考,非常有意思的一本書,在葛拉漢和巴菲特那段尤其有趣以及非常有啟發。

原則

最早是看網路版,其第一篇生活的原則影響我非常深,尤其是對於如何應對痛苦以及痛苦加上反省等於進步的步驟,對於投資和人生都是很重要的反思。其創意擇優上的運作亦讓我思考到民主制度是好是壞? Dalio在接班制上非常推崇GE、3G Capital和中共政治局,在民主制度上是沒有所謂的接班的,若是政黨輪替,接下來的就是現任的死對頭,以及民主制度下的一人一票推舉而出的元首是否就是能為人民創造出最大利益的元首呢? 這是個很困難的問題,也暫時不會有完美的解答,慶幸的是經營企業不用那麼複雜,無論一人獨自決策或者創意擇優甚或民主一人一票,只要能在競爭中勝出就是好的方式,而當然,從來不會有一人一票的企業能夠在競爭的環境下生存。

斯多葛哲學

"道德情感論" "生活的藝術" "善用悲觀的力量" "別因渴望你沒有的,糟蹋了你已經擁有的" "投資前最重要的事"

最早看到斯多葛哲學是在亞當斯密的倫理學作品"道德情感論"中的後段看到,其對古希臘的幾個流派包括柏拉圖的學院派、亞里斯多德的逍遙派、伊避鳩魯的花園派和斯多葛派做了些簡述和評論,引述的幾位斯多葛賢人如愛比克泰德的語句讓我很有感觸。今年從一本書當中開啟了我認識此哲學的大門,叫做生活的藝術,這本書的目的是要告訴我們如何才能獲得幸福人生,這在古希臘可是一個大哉問。作者Dobelli前兩本書"行為的藝術"和"思考的藝術"主要專注在探討心理學的認知偏誤,而這本書將範圍擴大到心理工具,作者說其能完成著作主要受惠於三大領域,第一塊是他對心理學的研讀,也就是認知心理學,他前兩本書主要的主題,第二則是價值投資,他從現代許多價值投資者看到,他們不免的在投資市場會遇到許多挑戰和挫折,因而使其衍生出許多有效的心理工具以應對,第三則是斯多葛哲學,誕生於那個思考追逐幸福人生,而百家爭鳴的時代。

人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以及什麼能帶給人幸福? 滿足慾望?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心理學上有個期望現象,人對每件事情有期望,若事情發展比期望高,快感便會增加,某種程度上這便是投機賭博會上癮的原因,因其當初下注時沒想到會贏那麼多,相對的,對投資定存的人,存30年也許也存到一筆錢,甚至比大多數投機客好,但其不會有任何的快感。滿足慾望本身便是無窮盡的,其無法讓你得到幸福。斯多葛認為人生獲得幸福的關鍵在於德性。物質上的享受並非不好,在物質上人們追求快樂避免痛苦並沒有甚麼不對,這本身亦有其價值上的差異。但德性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妥協的,在德性和享樂上,斯多葛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幾位近代的斯多葛哲學實踐者,如史托克戴爾,在A到A+提到的被北越俘虜的美軍將官,有一次監獄官要他打理好外表,其要讓他曝光以顯示北越對美國俘虜的優厚待遇,史托克戴爾知道後,拿了把椅子砸了自己的頭,砸到流血,雖他的人身自由被限制住,但他說在那一刻他感覺到了自由,其不屈就於監獄官,找回了他自己的自由,物質上的享樂是無法與德性相提並論的。

後來我閱讀了一本書叫做"善用悲觀的力量",這本書統整了斯多葛的幾項強大之心理工具,包括消極想像(生活的藝術稱為心裡減法)、控制二分法、宿命論、鍛鍊意志和反躬自省。另外一本叫做投資前最重要的事,裡面提到面對市場循環要有的正確心態,我看到與斯多葛哲學許多相似的點,包括分清楚可以控制和不可控制之事,並專注於前者,以及不要與別人比較,而是專注在自己的長期目標上。在斯多葛哲學上,墨索尼亞斯說,除了應用消極想像,讓我們活的像是壞事已經發生外,我們有時候還要促使壞事真的發生。面對壞事的意志力越鍛練它,其會越強壯,這讓我想到在投資上,某種程度我們應該期待崩盤的到來,因為只有在崩盤時的壓力測試下,才能測試一投資者是否準備足夠,而投資者的一生肯定要面對幾次大崩盤以及10幾次的小崩盤,這都是不可避免的,唯一應對的方式就是在事前想好計畫,如何想呢? 葛拉漢和巴菲特都告訴我們了: 注重安全邊際、長期思維、堅守在能力圈、不用槓桿、分散、預想最壞的可能狀況(Backward Thinking)等。 

心理工具上有個詞叫做奧坎剃刀,意旨最簡單的方式通常很可能就是最佳的解決方式,蒙格曾說,去找出最簡單也最重要的影響因子,並努力去試著將其做好,在吸附定理裡面有個定裡叫做Langmuir定理,吸附的現象包含太多的影響因子,但是最重要的就是濃度、溫度和材質三項,此方程式掌握了最重要的三項變數,便成為一個可以預測吸附力的強大model。在投資上亦是如此,葛拉漢掌握了長期投資成功的幾項簡單概念: 長期思維、安全邊際以及分散。光是這幾項重要概念就足以讓一投資者長期成功,其他的花樣都只是附加的而已,投資上長期能否成功的重點就在是否內化了這些重要的概念。

最後是富蘭克林傳,很棒的一本自傳,富蘭克林很早就開始制定美德實踐計畫,以致於他之後的人生遇到很多貴人幫助,那些貴人會幫助他都是因為他過去優秀的品格建立的名聲或者其有被富蘭克林幫助過。這十三美德對他的一生影響甚鉅。他分享了他的美德實踐計畫,一週專注在一項美德的改善,持續十三周反覆循環,對我來說,2018年的最後一本書富蘭克林自傳指引了我2019年的目標,我要試著自富蘭克林歸納的這十三美德當中逐步改善,哪怕只是一小步,也要一步步讓自己的美德改善。

一、節制:食不過飽,酒不過量。
二、緘默:避免空談,言必對己或對人有益。
三、秩序:放東西的地方,做事情的時間要心中有數。
四、決心:該做的一定要做,做就要做好。

五、節儉:對人或對己有益才可用錢,決不浪費。
六、勤奮:珍惜光陰,做有益之事,避無謂之舉。
七、真誠:不欺騙,有良知,為人厚道,說話實在。
八、正義:不做不利於人的事,不逃避自己的義務。
九、中庸:避免走極端,容忍別人給你的傷害,認為是你應該承受之事。
十、整潔:保持身體,衣服和住所的整潔。
十一、冷靜:不因小事,尋常之事,不可避免之事而慌亂。
十二、節欲:少行房事,除非考慮到身體健康或者延續子嗣;不要房事過度,傷害身體或者損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寧與名譽。
十三、謙遜:傚法耶穌和蘇格拉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