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一整年真的是對我人生成長影響重大的一年,這一年裏學到的、成長的很多。尤其是在投資這方面。上個禮拜剛把證券分析原文版的上半部讀完,讀完後只有一種感覺,對於葛拉漢的智慧,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沒想到70年前有關債券的著作居然能夠給我帶來如此巨大的啟發,對應到2014年台灣可轉債市場和股票市場發生的事情,都能夠從書中找到類似案例。我想過了100年,科技改變了人的生活,但人對於股市展現的情緒起伏,則是一直都沒有改。市場依然是沒有效率的。

首先提到今年最大的一個收穫:無風險及低風險的套利。 雖然套利在台灣市場越來越盛行,其年化報酬也已經逐漸下降到10%左右的數值,但偶然仍會產生令人驚豔的機會。很慶幸在一個機會當中遇到一位在台灣市場的套利大師。至今仍沒機會與他見面,卻從他身上學到了套利技巧。 對比我在看1950s 1960s 1970s巴菲特當初剛建立合夥企業時所看到的很相似。套利機會的產生有幾種:企業併購、分拆、可轉債的折價等等。而巴菲特總是等到確定案子成立之後才出手,這位大師的方法也是一樣的。在現在資訊發達且台灣市場公開透明化的資訊下,要縮小套利操作到無風險到低風險的程度是可以達到的。舉個去年連三件的併購案:F-IML 創傑 和 凌耀便都是無風險套利的例子。而剛好F-IML正是這個緣分的起始。 

此外,第二大收穫是認識臺灣目前我所知唯一一位以巴菲特早期方式募資成功的富同投資創辦人James,當初從Google找到他的公司及看完年報夠,很是興奮,便與James約見面,果然,真的是一位很厲害的經理人! 最令我佩服的是整個私募基金是由他一手創辦。真的讓我非常訝異,此外,自從2010年開始,幾乎年年打敗大盤的他,今年公司的資產額已經超過一億元。當他的股東的人真的會很幸福。也是他啟發了我,讓我有了成立私募基金的理想,James可說是我今後努力的目標。

再來便是在股市特殊機會的把握上了,從去年中的再生一可轉債、榮化以及更早開始買入的恒中國和恒香港以及去年被炒作的上證50。這些都是市場無效率的證明,也是睿智謹慎的投資者可以把握機會的地方。從三年前我便開始注意到在台灣上市的ETF or REITs有一些特徵。那就是某些沒什麼人氣的基金會有大幅度折價的情況產生。這種情形很類似葛拉漢在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上所說的封閉式基金的折價。事實上臺灣最後一檔封閉式基金也是折價超過20%,最後在清算以ㄧ次全部反應淨值收尾。而談到折價的ETF,就不得不說原股在台上市的恒中國和恆香港了。自從上市後,這兩檔ETF便在折價10~30%間遊走。我是在2012年開始注意到這種情形的。就這樣展開了我持續買進三年的計畫。原本的構想是用定期定額手動在市場購買,長期股市的平均漲幅是8%,更何況當時陸港股創新低,當大陸GDP還在上升的同時指數卻到2008的水平。所以當初是以放長期打算的規劃投資這兩檔在台上市的ETF,然不同於其他在台上市的陸股ETF的地方在於,這兩檔還有配息。一年配兩次的結果,殖利率約3~4%,依據買進的價格而異,但買的價格大多都為香港原股的八折左右。故就這樣買了三年,在今年4月因為港股爆衝的關係,一次反應,恒中國和恆香港最高時分別溢價30%和100%。投資兩檔ETF的報酬率分別為80% 和 110%。時間則為兩年半,是今年績效最大的推進者。然就如巴菲特在年報上曾經提過的,資本利得的部份看一年是不準的,某一年的資本利得會因為股市的關係造成忽高忽低,但是拉長期來看,資本利得則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項目,我投資的恒中國和恒香港的資金在2013年中時,也就是去年的績效來看,投資滿兩年,績效是負的,遠不如同期的台股30%以上的報酬。但是最後它們的價值一定會被反應,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而已。雖然以大幅度溢價的狀況了結掉這兩檔ETF,但這也代表釋放出來的資金在目前水位偏高的股市當中要找到物超所值的標的又更難了。目前也只能將部份資金放在市場僅有的些微套利機會上,和僅剩的幾個我認為還是物超所值的股票,這大舉提高了我管理的總資產當中的現今,從去年的95%持股到今年4月為75%的持股,現今上升了20%,也就是原來的5倍。另一個就是榮化了,買進榮化的理由在上篇文章就有提到了,在細部研究其財報年報後,估算出榮化的價值約在24元上下,這是盈再表或股息折現公式無法算出來的,所以我稱之為特殊的機會。而也同樣在今年的四月榮化開始反應,這也讓我持續在買的一潛在標的其可能的報酬率下降了。然而另一家我的第四大持股(前三大分別為 榮化 恆中國 恆香港)則是持續下跌,出現我認為是很棒的機會。

此外還有CBAS、可轉債和Hedge方面的收獲,這些收獲讓2014年對我來說非常重要。這也是若我能夠成立私募基金最有價值的部份。現在市場的氛圍逐漸從去年每個人對市場的懷疑,走到樂觀,然而似乎懷疑的人還是很多。約翰坦伯頓爵士曾經說,牛市誕生於恐懼,成長於懷疑,成熟於樂觀,死亡於瘋狂。2013-2014時我個人的解讀是市場正處於懷疑階段。今年開始似乎逐漸步向樂觀,而陸股讓我的感覺是走上瘋狂了。當然這些若沒辦法量化則無法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目前只要市場有無風險的套利機會,我會將更多的現金和持股轉到無風險套利端或者是低風險Hedge的機會(今年首度嘗試元大金和耀億的Hedge)。主要還是無風險套利得機會。 

End of 5/22   淨值報酬 29.3% 台股同期加權指數報酬 10.7%  +18.6%

增資額度為 184% 

另外一個今年開始的收獲為,加入了Dow Chemical,臺灣陶氏化學,這也是我職場生涯的起點。然投資這部份,只要我能夠持續打敗大盤,我便會繼續這項工作,持續大量閱讀精進自己。成立私募基金便是我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arles 的頭像
    Charles

    Cogitator

    Charl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